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运营 >

四川考生第一次高考考663分拒上大学,复读后考了多少分?

2023-08-17 18:49:14    来源:凯迪网

首发 2023-07-25 17:38·科普老表

如果你第一次高考考了663分你会选择哪一所大学呢?


(资料图)

高考考了663分绝对是一个很高的分数了 ,虽然不能上清华北大,但是 211或985 还是能选一选的,然而四川的一位考生就不这么做,他认为这个分数“太低了”想要复读!

当时很多网友对他表示疑惑,663分还不够吗, 还要重新回到枯燥又乏味的高三生活里去,说不定还考得没有这一次好呢, 父母也是劝他,但是他一意孤行执意复读 ,最后多少分呢?

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 卢天彧 。

卢天彧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里,父母是当地厂区的工人,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 在教育方面提倡“开心就好”的原则 。

并且四川作为“天府之国”生活十分的安逸和缓慢,但是卢天彧却是一个例外,他并不喜欢安逸的生活, 他更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所以在学习上也很用功 。

他自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时刻都是以百分百状态投入, 每一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奖状和证书拿到手软,是其他家长里“别人家的孩子” ,卢天彧的父母别提多高兴了

在天赋加努力的加持下, 卢天彧很快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成都外国语中学 ,这是当地排行前三的名校,里面的学生都是每一个县城的学霸,稍有松懈排名就会掉下来。

没想到卢天彧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认为这才是自己该待的学校, 他喜欢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学习氛围,不喜欢慢节奏的生活,所以父母都开玩笑的说他不像“四川人” 。

作为一位真正的学霸,很难想象卢天彧的未来能够去哪一所高校,天天接受表扬的卢天彧并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而是不断的强化自身的能力,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强才是真的强。

在文理分科后,卢天彧请求老师帮他确立目标学府,这样会让他更有动力, 最后老师为了激励他把目标学府定位国内最高的顶尖学府清华和北大 ,随后开始调整作息和学习时间。

卢天彧虽然学习成绩已经远远超过班里的同学, 但是 学习时间却一点也没有松懈 ,每天都比其他同学 多学数个小时 ,这些时间用来强化自己的弱势科目也用来巩固今天学的新知识。

卢天彧在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的时候,曾经说过: “学习本质上就是工作,做的多了工作才会更加熟练,自己要做的就是充实自身。”

高中三年过得飞快, 卢天彧因为为此努力过付出大量汗水,所以走上高考考场的时候并没有其他同学一样那么紧张 ,而是一脸淡漠的走进考场,在考完最后一科后他却一脸愁容。

他说: “这一次考砸了,我想要复读,这不是我的真实水平。”

父母看到一直都意气风发的儿子出现这样的表情,心疼的过去安慰,表示成绩都没有出来,不要想那么多,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随后卢天彧点了点头才作罢, 当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卢天彧获得663分高分,父母非常的开心表示要带他去旅游 ,但是卢天彧表示 这个分数太差了,自己一定要复读 ,所以 连高考志愿都没有填 ,父母看到儿子这样也只能默默支持。

当时很多人对卢天彧的决定表示不理解, 663分已经可以在众多211或985院校里选一所比较好的学校 ,并且挑一个好的专业了,为什么卢天彧还要选择复读。

但是卢天彧却表示清华北大才是他想要去的学府,而且第一次高考并没有发挥自己最大的实力,所以想要再战高考,父母老师都在劝他,但是他依然很坚定,最后大家只能作罢。

最后卢天彧在 绵阳东辰国际中学复读 ,进入复读班后,卢天彧比以往更加勤奋,不愿意放过每一分每一秒,连上厕所都在背单词,每天第一个进入教室最后一个离开。

本就比其他学生更加出色,还要比其他学生更加努力,如果卢天彧这回不成功那才奇怪了,所以不要抱怨大环境,真正的强者能够靠自己自强不息,努力才会有回报。

短暂的1年复读时间已经结束 ,卢天彧再次迎来了高考,这一次他信心满满,进入考场后也是意气风发,当高考结束后他终于笑了,说自己已经发挥了全部水平,再无遗憾。

最后当高考成绩公布后, 卢天彧以722分的成绩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 ,他用事实和实力来告诉那些质疑他的人,自己真的能做到,老师和父母也为他感到欣慰。

有网友还无知的表示,这不就比之前 提高了59分 ,我上我也行之类的话,他们也许没有高考过,在高考中分数越高想要提分就越难, 只要过了550这个分数线 , 在提高一分 就已经是 “难如登天” 的地步了。

所以家人的支持、老师的鼓励让卢天彧成功发挥自己的水平, 以722分的高分成功拿下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 ,卢天彧的成功不仅仅只是一张成绩单, 还有他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天才永远是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所以不努力就不会成功,望大家能共勉。

大家认为这位四川考生做的对吗?欢迎留言讨论,文章编辑不易,若您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帮忙“点赞”或“分享”,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关键词:

相关阅读